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稻盛经营之道(ID:InamoriKazuo19320130),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演讲 | 稻盛和夫
编辑 | 周小龙
10月1日,“盛和塾第26回世界大会”在日本横滨国立大礼堂举行。在会议的开头,稻盛和夫老人做了题为《实现企业成长发展的步骤:一切从零开始》的视频演讲。稻盛老人神态饱满,对自己的工作之道和奋斗经验娓娓道来。以下是视频演讲内容。
看到这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此次盛大的盛和塾全国大会,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是,面对这么多齐聚一堂的伙伴,是否能教给大家真正的经营之道,这种巨大的责任感让我精神紧张。让我们共同努力,迸发出诚意和热情,让此次大会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盛会。
01
要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
就要为社会、自然和宇宙尽力
我始终一以贯之地对大家说,要努力地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但我并不是说大家要为了成为有钱人,为了出名才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壮大,意味着有更多的员工,也就是说,雇佣、养育更多的人。仅仅这一条,就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具备能力的人,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招聘雇佣更多的人。仅仅从提供工作机会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此外,通过经营好企业,从事各种事业,由此创造利润和税收,这更是了不起的社会贡献。
让我们从事有社会意义的工作,恐怕是神灵赋予我们才能和职责的原因。所以,我认为,不能浪费天赐的才能,而要为社会、为自然、为宇宙尽力。这才是我将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为了自然、为了宇宙,无论如何也要将自己的公司发展壮大。
02
向二宫尊德学习经营者应有的姿态
以前就跟大家不断重复,要成就事业,要使企业成功,很大的根源就在于每天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就是这种持续不断的,真正的拼命努力,才能带来成功。说到底,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这一点。不管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事业,还是自己创办的事业,发展不顺利的原因,就是当事人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之前我解说过内村鉴三所著的《有代表性的日本人》一书,其中有关于二宫尊德的章节。二宫尊德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很强的道德观念,是一个非常认真且朴素的人。
尊德在幼年就失去了双亲,被过继给了叔父抚养。所以就在叔父家中生活,并拼命努力工作。与此同时,由于自己没有学问,尊德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人物。
他学习当时的阳明哲学,也就是通过中国的古典学习孔孟之道。晚上点起小油灯读书时被叔父看到并斥责“农民要读什么书,学了也没什么用,还浪费油。”
尊德觉得叔父讲的很有道理,所以就在村里公用的沼泽地里种菜,将收获的菜籽交给村里的油坊,换取灯油。这下尊德就能用自己在闲暇时间种植并收获的灯油进行学习了。但叔父看到后又斥责他“连你用休息时间种植的菜籽也是属于我的。你可能觉得只要多多少少为我干点活就行了,但你吃在我家,住在我家,你生产的一切东西都属于我。”
也就是说,叔父认为,尊德不管做什么,不管是睡觉还是醒着,所有的一切都属于叔父。但尊德是如此的淳朴,这个时候,他竟然还认为叔父讲的有道理,所以即便是自己的灯油,他也不用了,不再在晚上学习。而是利用白天走路的时间看书。以前的小学里,经常会有尊德身背柴禾,手持书本的塑像,描绘的就是这个场景。
就这样,尊德不断学习阳明学,从中学习了天地间的道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道。同时也了解了道德规律,也就是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尊德发誓按照天道和道德来生活,其精髓就是“至诚之心,感天动地”。
诚实、拼命努力地工作。这种姿态可以感天动地。天地会被这种诚实和诚意所打动,尊德相信这一点。也可以说,“精诚所至,鬼神避之”。一心一意,拼命努力,天地、神灵都会出手相助。尊德将这种观念提升到了信念的高度。
因此,尊德对于美食华服不屑一顾。不是在家里,而是在田头吃饭。每天只睡两小时,比谁都早到地里耕作,比谁都晚归。就是这样,尊德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村民,改变了村庄原本贫困的面貌,使其焕然一新。
二宫尊德靠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仅用几年就将已经荒废的农村变得肥沃富裕。当时的各个藩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惊讶,进而希望尊德帮助自己的藩振兴农村。尊德是神奈川县出生,但他得到了关东平原一带诸侯的邀请,通过努力辛苦工作,一个接一个地把荒废农村重新振兴。
他坚信只要竭尽诚意,并且付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就能得到来自神灵的相助。同时也强调“动机至纯”。动机如果是恶的,即使做了再多的好事,尊德都会予以否定,对待事物需要格外重视其真实性。
正如大家通过音像资料所了解的那样,我在创建第二电电的时候持续反复的叩问自己是否“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经过数月这样的自问自答,直到最终确认了这个回答之后才设立了第二电电。因此我认为,只要动机是善的,只要坚信“至诚之心,感天动地”,然后一心一意拼命持续付出努力,只要具备了这二点,事业就能够得以开展。
03
企业的发展过程:
追寻京都企业发展的轨迹
在盛和塾当中,下至寥寥数人的小型企业,上至数千人规模的大型企业,其经营者普遍存在着一些烦恼,涉及了诸多方面。而今,当我们回到事业的原点。换言之,从最原始的事业开始追溯,就会发现,这正是一家公司从小成长为大企业的过程。对此,我想试着来讨论一下。
不久前,我在思考公司的发展历程时,我发现不仅是我们,在京都,有很多发展良好的优秀企业。1996年5月31日的《朝日新闻》中刊载了题为《支撑企业良好发展状态的一技之长策略》的新闻报道,其中列举了京瓷、田村制作所、罗姆半导体等企业。京瓷、田村制作所、罗姆半导体等企业的利润率位居日本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之多,为什么京都能催生出这么多高收益的企业呢?除了《朝日新闻》外,《日本经济新闻》也刊发了同样内容的专题特辑。另外,麦格劳希尔公司出具的“全球1000家企业”的排名中,京都的企业也暂露头角。在经常利润率的排名中,全球前28位中有5家日本企业入围,其中有4家是京都企业,剩余一家是发那科公司。在全世界的上市企业中,能称得上高收益企业的前二十几位中,京都企业占据了4个席位,可谓不同寻常。
这些企业虽然都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优秀人才,却都从制作单一产品生产开始运转起来了。为什么京都的企业能够做到这样?我仔仔细细思考后发现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例如罗姆公司,这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半导体生产企业,公司的社长在立命馆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思考如何将碳膜电阻这一复杂的电子零部件进行量产简单化处理,并取得了相关的专利。毕业后,他没有去其他公司就业,而是靠着这个专利创建了罗姆公司。
社长们当初都是没有经验的外行,当然也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只有一个产品能做。换言之,大家都是外行,也只能从单一产品开始做起。
很有意思,1996年全球TOP1000家公司里按照经常利润率排名的前28家中就有4家是京都的企业,而这4家企业的创始人一开始都是没有经验的外行,也不拥有技术,都是从单一产品的生产起步。在座的各位也许并不是毫无经验的外行,可能还经验丰富,或许公司也不是只生产一种单一产品,而是生产3种以上的产品,所以与当初的我们相比,现在的你们更优秀,更有优势。
说到底,简而言之,这和拉面店是一样的。最开始只有仅会制作拉面的大叔、只会经营小面店、小摊贩的人。所以,并不是靠拥有多么先进和完善的技术才把企业给做大的。全属于无经验,无技术,单一产品生产的公司。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像二宫尊德那样,即使只有一个产品,也要拼命努力,只有发挥拿着一杆锄头、从早到晚在旱地上劳作的精神,才能拥有富饶之地。不论是谁,只要努力,拉面店也好,小摊贩也罢,就一定能成功。
04
保持危机感和饥饿感,
实现从小作坊到中等规模企业的飞跃
然而,如果认为仅靠这些就能成功的话,那也仅仅只是小作坊的成功。如果满足于“我开拉面店成功了”“我搞小商贩成功了”的话,那么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小作坊上。
再回过头来看京都的企业,因为社长当初毫无经验,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们反而能够自由的发挥想象,不被既有的习惯和惯例所束缚,对事物保持着疑问和好奇心。
也许是受京都风俗习惯的影响,正如大家所知,战后一直由蜷川担当知事,由共产党管辖。共产党的思想比较老旧,其执政的结果就是京都延续了1200年的保守的城市风格。同时,在以京都大学为中心又新建了很多新街,意味着在革新方面呈现出反权利,反中央的一面。仔细思考一下,这也许就是颇具京都特色的知识分子的特质,值得让人尊重。这座城市的氛围充满着革新与变革。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界,日本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都是京都大学出身。
他们在拼命努力的同时也一直在担心,心存忧患。打个比方,就像开了一家拉面店,现在生意不错,但是万一哪一天大家都觉得荞麦面更好吃,拉面店就会无人光顾,就是这样一种担心。也就是说,单一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大的风险,只要这个单一产品被市场淘汰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退出历史舞台的话,公司就会随着一起倒闭。他们时刻抱有这样一种危机感。
除了危机感,他们还有一种饥饿感。只做这么小规模的生意完全不够,不能维持员工的长期温饱。一直持有这样一种无法保证员工生活的饥饿感。
不是像二宫尊德那样只要认真拼命努力就够了。他们还会想到,这样下去的话,只靠单一产品,当市场发生变动时就无法应对。必须要做些副业。
正是因为是门外汉,他们才会担心这些问题。正是这样一种只有门外汉才会具备的危机感和饥饿感,成为了可以孕育出创造性的原动力,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各项创意和研发。
技术方面是门外汉,凭危机意识和饥饿意识促进了创意研究。因为自己没有学问且也不够聪明,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危机意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危机意识,才会为了掌握某项技术东奔西走,去大学取经,引进学院的技术或者从外国引进技术等等。总之就是绞尽脑汁不断从事创意研发。
这样的危机意识和饥饿意识成为了推动了创意研发的动力,使得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这就是中小企业开始向中坚企业发展的阶段。换句话说,通过由危机意识和饥饿意识带动的创新和研发,即为了让企业摆脱单一产品而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而付出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会使企业得以发展壮大,这也是企业向中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05
因单一产品而产生的
危机意识催生了四个创造
我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正走投无路时,在学校老师的介绍下我进入一家京都的陶瓷公司就职,被分配到研究部门。由于如果只生产一般的陶瓷产品,公司没有发展前景。我被任命负责研发新型陶瓷、即精密陶瓷产品。
数年后,研究取得了成果,合成了性能优越的高频绝缘材料。该材料需要高温烧制,对弱电流具备优异的绝缘性能。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展开销售。我当时就拿着新研发的材料,一家一家的拜访各家电气公司,询问他们这种性能的新材料是否能用在他们的产品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听说松下公司和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正在研制显像管。之后,在这个显像管中使用了我研发的绝缘材料。
我在就职的第一家公司时,我先是自行研发新材料,之后在开拓其用途的过程中新材料被松下公司采用,在其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使用。我和松下的采购、技术部门的人员一起开会,从决定产品的所有规格,到量产的完成,全都由我负责完成。当时我手下有近100多号人,不仅负责研发,还负责生产。有一次,因为技术上的意见不合,我和上司的技术部长发生了争执,最终我决定辞职离开公司。我要辞职的消息传出后,京都的一些朋友找到我,认为好不容易研发成功的技术太可惜,帮助我成立了新公司。那时,包括我的上司和部下共8个人一同离职,成立了京瓷公司。
小林先生说他自己从事开发还负责销售,所以很自信。我也是这样,虽然我从没想到过自己会走上创业这条路,但是我对制造、研发、销售,都很有自信。所以我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只想着拼命努力向前。因为那时候我只有卖给松下的显像管绝缘材料的这一件产品,就一直在担心这个产品被市场淘汰了怎么办,随着时代的变化被新产品取代了怎么办,一直有这样一种危机感。
事实正是如此,两三年后这个产品就退出了市场。当时飞利浦公司是用陶瓷和玻璃的混合材料生产显像管,之后美国的RCA公司开发出了只用玻璃就能绝缘的成本更低的新产品,并开始出口日本。当时最新引进该产品的是东芝公司,之后日立、三菱等公司也相继进口该产品。我之前研发成功的新材料,仅仅几年之内,就岌岌可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我虽然对玻璃材料没有什么研究,但我还是马上到大阪找了好几家生产玻璃的厂家。询问他们能不能生产出这种性能的玻璃。结果都不尽人意,因为这些普通玻璃厂家无法生产出这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玻璃。这种玻璃叫硼硅酸盐玻璃,在玻璃当中的硬度很高。所以这些玻璃厂家都回绝我说:“我们从没溶制过这样的玻璃,也无法制作这样的玻璃”。
即使把调制玻璃配方的粉末带给这些玻璃作坊,也会被回绝说“做不到”。所以我自己买回来烧制用的坩埚,跟对方商量好至少让我们使用你们的烧窑。就这样,对方同意我们使用他们的烧窑。但实际情况是在融化硼硅酸玻璃的过程中,干锅立刻会被腐蚀掉脱了底,使得烧窑也被全部毁掉。正是因为我们当时没有制作玻璃的任何经验,不知道不是特制的坩埚是不能用来融化硼硅酸的。
即便如此,最后还是在最开始的单一产品用完之前制作成了硼硅酸玻璃。实际上那个时候制作的玻璃,到现在也依然被使用于在中国,东南亚的电视显像管产品中。现在也就是一个1~2日元的很便宜的产品,但在我们的滋贺工厂生产着上亿根,依然保持着利润。
在拼命努力去开发玻璃的绝缘材料的同时,也必须加紧开发使用这种材料的产品,这几乎是接连会出现的情况。最初用于松下的显像管,作为真空管中的绝缘材料也可以使用。当时还是真空管的时代,我们也想过把绝缘材料用于其他领域,比如由NHK广播电视公司播放的广播电台在发送信号时使用的大型真空管,还为此走访了东芝,日立等各个大企业。仅仅依靠松下的显像管是不行的,要开发出更多的用途,开拓出更多的市场才行,也就是创造市场。就是这样拼命的去争取机会,将我们的产品使用到了各种各样的真空管产品中去,也就是在开发产品的同时开发出了产品的用途。
之后,晶体管又开始代替真空管被使用到电子仪器中。如果晶体管完全代替了真空管,那我们就会完全失去至今所占领的市场,回到零点。所以那时候我们又马上使用和晶体管容器相同的材料研制了新产品。晶体管的出现推动了半导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这个行业真可谓是瞬息万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因为我是一个门外汉,在技术上反而能产生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和饥饿感,推动我不断进行新的开发。
另一方便,陶瓷还有一个特性是硬度很高,不易磨损。我就想到利用陶瓷的这个特性打入会使用到磨耗部品的产业机械行业。也就是说用陶瓷零部件代替那些会被磨损的金属零部件,特别是用在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的金属零部件。为此,我不断拜访机械制品厂家,尝试开发出陶瓷产品的新用途。
实际情况就是,我每拜访一个机械设备厂家都会说:“我不知道精密陶瓷具体可以使用在哪里,虽然我不知道,但是精密陶瓷有这样这样的物理特性,你们有没有因金属被磨损而困扰的地方呢?”后来发现,在纺织机行业,丝线高速滑动的部分可以用到我们的产品。纺织机在织布时,丝线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滑动,巨大的摩擦力导致走线部分的零部件大幅磨损。现在,这些部分的零部件已经全部使用精密陶瓷。我就是这样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大学时期,我学的虽然是化学,但机械工学等也认真学习了。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翻阅了机械工学的相关书籍或者其他的所有资料,思考陶瓷的用途。比如陶瓷转盘,再到超精密的空气输送槽、或者多轴钻机的轴承等,现在已经进入了陶瓷发动机的研发阶段。虽然不是用于汽车上的,但也许数年后发电用的陶瓷发动机就可以问世了。这样一来,比起一般的购电,转动陶瓷发动机上的整流子发电机发电会便宜很多,电的价格也会比市场价低。那么我想小型、分散型的发电机渐渐地也会登场的。
另外,我用这项技术制造了生物陶瓷人工骨骼,利用结晶技术制作了宝石,各种用途创意接连不断。这样一来,反复地进行所谓的市场创造、需求创造、新商品创造、新技术创造的4种创造,才成就了今天的京瓷。
那个时候,不管是公司规模还是个人规模,比如想做成销售额为100亿日元的公司,不,要做成150亿的,以欲望为基础来决定目标。那么,这时,前一阶段的危机感和饥饿感就会消失,涌现一种满足感。一旦出现满足感,虽然这不是玩弹子球,但就像弹子球一样,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样就始终在中坚企业的圈子里,一直是100亿或200亿,原地踏步。
将欲望混入目的后,再或者比如金钱,数字等,这样的东西如果被反应到目标中的话,在变成中坚企业时就已经停滞不前了。那些能促进中坚企业发展成长为大企业的人,自身的思维方式会再次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不会再将欲望作为制定目标和目的的依据基础了。
才能是上天赐予的东西,是用来为世人服务的。不傲才,要谦虚。啊,想起来了,以前谈过“要谦虚,不要骄傲,付出进一步的努力”这个话题吧。我经常这样告诫自己。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的源流,正如刚才对小林先生说的一样,不能将自己的才能私有化。不将自己的才能私有化的思想和想法是维持谦虚的源流。
我能切实地感受到世界森罗万象,所有的所有都是由只能被称为存在的东西构成的。井筒先生将这种现象表述为:人虽然说“花在这儿”,但也可以说“存在在这儿开花了”。也就是说,井筒觉得世界上森罗万象的所有东西的根源就是存在。存在衍生了出了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
另外,天台宗里也说,山川草木皆可成佛。不管是小草还是木头、是山川还是河流,其中都有佛的存在,这个话题也谈过吧。总之就是说,大家都是佛,我们大家都是佛,虽然大家都同样是佛,但因为有肉体,所以就产生了差别。因为有肉体,所以才会有才能,才能的大小才会又有所分别。
神只是偶然地将才能赋予了我。神没有赋予我才能的必然性。给谁都一样。只是,在现代这个时期,社会需要一个经营京瓷这样一个公司的人。我一直是这样觉得的。
经常会有人说,“你都到这个地步了还在努力呀。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呢?是还想要钱吗”?答案是NO。如果我有才能的话,因为我觉得我有必要将这份才能用来为社会,为世人尽力,所以才会拼命努力。同时,让公司变得优秀,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中体验生存的价值,感受喜悦,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很开心,所以才会努力。我会以大家的乐为乐。像这样,经营者的价值观改变后,就可以实现从中坚企业的蜕变,向大企业发展。也就是说,领导所持有的目的意识改变的话,公司在成为大企业的过程中,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那么,说到高兴和生存价值,如果说这些东西都可以从为社会、为世人尽力中获得的话,那么,你会做到什么时候呢?
你也许会说现在想这个太早了吧,但其实我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如果不这样的话,并不是说就不能培养后继者了,而是会对事物产生一种执着心。也就是说会对公司产生一种执着心。这样一来,就会觉得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得一直干下去。
如果一直都有执着心的话,还是需要寻找解脱的,和大家一起,为各位尽一份力量。这一点上我是不会隐退的。
时间到了,我今天的讲话就此结束。(本文完)
新闻检索
推荐阅读
福建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兴亭路和宝莲路交叉处, AONONG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2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