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近日,网上有消息称“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走私苗”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养殖场户投入使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表示,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截至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还未有一个批准上市销售使用的非洲猪瘟疫苗。
“从我国疫苗研发进展情况看,各研究单位进展不一,其中进度最快的也仅处于中试工艺摸索和产品质量研究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等阶段,农业农村部尚未批准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该负责人说。
因此,目前市面上只要出现“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走私苗”,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规定,都是非法疫苗。
疫苗研发尝试众多,效果差强人意
回顾近60年的非洲猪瘟疫苗艰难探索之路,尝试众多、成果较少。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缘何举步维艰?
“国外研究机构先后尝试了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等各种类型疫苗的研发,但最终的效果差强人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仇华吉说。
由于没有安全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及治疗手段,非洲猪瘟的防控主要依靠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及早期检测和严格的扑杀等措施。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难点在于病原本身的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生物安全条件的限制。非洲猪瘟病毒生物学特性复杂,其诱导的免疫保护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十分有限;其基因组庞大,有超过一半的基因功能未知,保护性抗原基因研究不足,已知基因的功能研究也十分薄弱。”仇华吉说。
同时,非洲猪瘟病毒活病毒的操作需在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非洲猪瘟病毒毒力相关及免疫保护试验需在猪只及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缺乏经济便捷的小动物模型;而且,病毒的增殖、分离需要用猪原代细胞,费用较高;缺乏稳定、良好的疫苗生产细胞系。”仇华吉说,非洲猪瘟有24个基因型,与其他DNA病毒相比易于变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差异;病毒致弱与免疫保护之间也难以平衡。
这些原因都使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研究进展缓慢。
“远水不解近渴”,更须依靠严格管控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以来,给我国养猪及相关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影响深远,成为悬在每个养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非洲猪瘟疫苗面世还需要多久?
“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及根除之路任重道远,而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仍需时日,单从科学研究上保守估计需要2—3年,远水不解近渴。”仇华吉说。
专家表示,未来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需要颠覆性思维与最新的生物学技术相结合。
“例如,构建非洲猪瘟病毒必需基因缺失的突变病毒,从而获得一过性感染的复制缺陷型非洲猪瘟疫苗,以解决活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国外研究机构已尝试构建组蛋白样基因缺失的非洲猪瘟疫苗,但未成功构建出疫苗候选株。合成生物学技术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为非洲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优化提供可能,由此可加快未知基因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功能研究,全面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奠定基础。”仇华吉说。
“需要指出的是,疫苗不是万能的,一个不安全的疫苗犹如饮鸩止渴。即便是将来有了非洲猪瘟疫苗,也必须同时依靠严格的生物安全和精细化管理,实行综合性防控措施,才有可能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仇华吉说。
新闻检索
推荐阅读
福建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兴亭路和宝莲路交叉处, AONONG
©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12412号-1